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沃野欢歌——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走笔 
2012-7-3
  大田里,一株株玉米苗正在撒欢生长;棚室内,辛苦了一春的农民开始点数今年的第一场收获;庄稼院里,闲下来的汉子们聚在一起,研究又有啥新技术、新种法……盛夏,放眼吉林大地,这个传统农业大省,正快步行走在现代化的道路上。

  装备的现代化,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在梨树县四棵树乡付家街村王贵昌家的30多公顷玉米地里,一套套滴灌设备正“严阵以待”。“我这地里用的是玉米膜下滴灌旱田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天旱时用这套设备,水肥一体,庄稼长得又高又壮。现在地里的玉米苗至少比别人家的高出一?。”说起王贵昌家的节水灌溉设备,里面还有一段小故事。

  那是两年前,膜下滴灌在梨树还是件新鲜事,半信半疑的王贵昌选择了10公顷耕地使用节水灌溉设备。结果那一年梨树大旱,全村几乎所有的大田都减产,个别地方甚至绝收,只有王贵昌家的那10公顷地不仅没受影响,产量反而比以往高出一大截。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在梨树名声大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们感慨:“没想到咱农民种地,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西部,“十年十旱”是当地农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所字镇则字村党支部书记李志祥告诉记者,他最犯愁的就是农民要求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但村里争取的项目资金有限,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装备的现代化,正在悄然改写着吉林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14.51亿元,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完成110万亩,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71万亩。实施滴灌工程建设后,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都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在吉林、甘肃跨省合作建设的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前郭县王府站镇阿拉噶村农民赵国,彻底见识了现代装备的“威力”:以往需要1000多台四轮拖拉机耕作的两万多亩耕地,今年10台大型农机、30多人,几天的工夫“轻松搞定”。以机械代替人力,原本被牢牢“拴”在土地上的农民,获得了极大的解放。

  截至4月末,全省争取和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4亿元,省级投入1.1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355万千瓦,全程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6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土壤深松、秸秆还田以及其它先进农业机械耕作方式的实施,实现了“秋雨春用,春旱秋防”。机械力量的增强,奠定了吉林省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技的现代化,让农业不再重复传统的“四季歌”

  公主岭市西环岭乡靠山村石人粮蔬合作社有100栋标准大棚,运菜车辆在园区内络绎不绝。

  “种反季菜,打季节差,我们靠的是科技二字。”站在合作社的科技示范棚内,总园艺师徐俊德望着满棚的香瓜、蔬菜如数家珍:“可别小看我这个大棚,里面的科技武器着实不少呢!3个科技示范大棚,土壤里加的是秸秆反应堆,浇水用的是膜下滴灌,给作物授粉用的是蜜蜂,一台小型气象仪实时监控大棚里的温度和土壤湿度……最近根据市场调研,我们又研究了一项新技术,种植富硒蔬菜。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前景非常广阔。到时候,大棚的收入还能提高一大截!”

  在温室大棚里种反季节蔬果,既解决了蔬菜短缺期城乡居民吃青菜的难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在靠山村,一栋大棚一年纯利润怎么也有三四万元,而且一到农忙季节,每天来大棚打工的农民就有1500多人。大棚生产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进入6月,北方农民又进入了“农闲”时节,然而梨树县双河乡大窝棚村农民刘兴军,几乎每天都得“泡”在地里,不是在自家的地里查看苗情,就是被乡里乡亲请去给苗情“把脉”。老刘是梨树县去年的玉米高产状元,今年县里又给他调配了农业专家做专门的技术指导。背靠专家这座“靠山”,老刘今年种地又多了几项“绝活”,他还想接着“卫冕”呢!

  “春播夏种秋收冬闲”。随着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及应用,这一传统的农业“四季歌”正在日益模糊和改变。

  农民的现代化,让农村更改了“容颜”

  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是要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科技和意识的新型农民。吉林省各地不遗余力地以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进的方式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建设高产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农民,全省建设高产示范区基地300个、粮油高产万亩示范区400个,总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培育科研示范户“带动学”,根据农民的种养加实际需求“定期学”,利用网络“随时学”……

  郝双,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全省农业系统挂了号的“土专家”。他的出名缘于去年的一次朝鲜之行。

  2011年,吉林省派人到朝鲜种植农业援助示范田,一共4个工作组,其中3个组的成员是大学本科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郝双任组长的这一组俩人:郝双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另一个也是不折不扣的农民。派农民出去到底行不行?当时省农委的有关领导捏了一把汗,郝双也不被其他工作组的成员看好。但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却对郝双充满信心,也正是他力荐了郝双。王贵满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培育新型农民。梨树以‘星光大道’的方式,发现农民,培育农民,完善、提升农民,郝双就是从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土专家’,我相信他能行,更愿意找机会提升他。”

  事实证明,郝双果然不负众望,在实践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今年,郝双又依托农机公司和农业技术专家,在合作社搞起了土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目前,这110公顷集约经营的土地,苗粗苗壮,长势喜人,而且仅春播这一块,每公顷耕地就可节约资金投入四五百元。把耕地交给合作社,不少农民选择学习新技术,外出打工。从2008年成立合作社到现在,郝双一个人影响甚至改变了梨树、公主岭、河北等地800多户农民。这也再次印证了王贵满的理论:农民+农民只能等于N个农民;而农民+企业家+科学家+银行家,则不再等于农民。

  农业,国之命脉;农业兴,则百业稳。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吉林省着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了物阜粮丰,富足兴旺。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354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3]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6]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5]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2]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9]
   

主办:梨树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承办:梨树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地址:梨树县梨树镇奉化大街3号
邮编:136500 电话:0434-5223338 传真:0434-5223639
Email:ls@jlnongji.cn http://ls@jlnongji.cn